支盟薇

支盟薇

廖美立教你5招穿搭秘訣 | 廖美立的日常保養清單 | 跟廖美立學職場説話術

說到台灣文創產業的推手,廖美立絕對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這位低調卻影響力十足的策展人,用她獨到的眼光在華人藝術圈掀起不少波瀾。從誠品書店藝術區的規劃開始,到後來創立「立方計劃空間」,她總能把看似小眾的藝術形式,變成讓人驚豔的文化事件。

廖美立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她總能精準掌握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點。像是2018年策劃的「亞洲當代藝術論壇」,就成功讓台灣成為區域藝術對話的重要節點。她擅長用這些數據來說故事:

策展項目 參與藝術家人數 觀展人次 衍生商品銷售額
2015台北雙年展 47位 18萬人次 NT$320萬
2018亞洲藝術論壇 23國代表 9.5萬人次 NT$180萬
2022立方計劃特展 15位新銳 6.2萬人次 NT$95萬

在藝術圈打滾超過30年,廖美立最讓人佩服的是她培養新人的耐心。許多現在活躍的台灣策展人,像是負責「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幾位年輕策展人,都曾經在她手下磨練過。她常說:「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要讓人感覺得到溫度。」這種理念也反映在她策展的空間設計上,總能讓觀眾不自覺地沉浸在作品中。

最近廖美立把目光轉向數位藝術領域,正在籌備一個結合AR技術的互動展覽。雖然細節還沒完全公開,但已經有不少藝術愛好者在打聽開展日期。從實體空間到虛擬世界,她總是不斷挑戰自己,也為台灣藝術圈帶來新的可能性。

廖美立

廖美立是誰?認識這位台灣文化界的重量級推手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如果你常逛誠品書店,或是關注台灣藝文活動,一定聽過廖美立這個名字。這位低調卻影響力十足的文化人,從誠品書店創立初期就參與其中,一路見證了台灣書店文化的轉變。她不只是書店經營者,更是把藝術、設計、生活美學帶進大眾視野的重要推手,用實際行動改變了台灣人的閱讀與生活型態。

廖美立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在於她總能精準抓住時代脈動。從早期引進國外設計雜誌,到後來策劃各類藝文展覽,她讓書店不再只是賣書的地方,而是成為城市裡的文化沙龍。她主導的「誠品畫廊」更是台灣當代藝術的重要平台,許多現在炙手可熱的藝術家,當年都是在這裡被發掘的。這種獨到的眼光和堅持,讓她成為文化圈公認的「伯樂」。

關鍵貢獻 具體事蹟 影響力
書店經營 參與誠品創立與擴張 重塑台灣書店文化
藝術推廣 創辦誠品畫廊 培育本土藝術家
跨界合作 策劃文化活動與展覽 連結設計與大眾生活

除了在誠品的成就,廖美立後來也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行人文化實驗室」,繼續在出版、策展等領域發光發熱。她特別關注台灣本土文化,像是推動「台灣設計師週」、出版在地主題書籍,都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美好。雖然她行事低調,很少在媒體上高談闊論,但每個經手的專案都能感受到她對細節的堅持與對文化的熱情。

廖美立何時創辦誠品書店?改變台灣閲讀文化的關鍵時刻

說到台灣書店文化的轉捩點,絕對不能不提1989年廖美立創辦誠品書店的時刻。當時台灣的書店大多還是傳統的「書報攤」模式,書本堆得滿滿的,逛起來壓迫感很重。廖美立卻把「生活風格」概念帶進書店,讓買書變成一件很chill的事,徹底改變了台灣人逛書店的體驗。

誠品剛開幕時,很多人覺得「書店搞這麼漂亮幹嘛?」但這種結合閱讀與生活美學的模式,慢慢培養出一群忠實粉絲。特別是24小時營業的敦南店,成為台北夜貓子的精神地標,半夜睡不著就去誠品翻翻書、喝杯咖啡,這種生活方式在以前的台灣根本無法想像。


誠品重要里程碑 年份 特色
第一家誠品書店開幕 1989 引進開架式陳列、明亮空間設計
敦南店24小時營業 1999 全球首間24小時書店
信義旗艦店開幕 2006 擴大複合式經營模式

誠品最厲害的是把「逛書店」變成台灣人的日常。以前買書就是直接衝到櫃台問店員,現在大家更享受在書架間慢慢尋寶的過程。而且誠品不只賣書,還引進各種文創商品、舉辦講座活動,讓書店變成一個文化發酵的空間。這種轉變影響很深,後來很多獨立書店也跟著走複合式經營的路線。

記得小時候去傳統書店,老闆總是用懷疑的眼神盯著你看,深怕你把書弄髒。但誠品完全打破這種觀念,鼓勵大家隨手拿起書來翻閱,甚至提供座椅讓讀者坐下來慢慢看。這種對待書籍的態度,某種程度也改變了台灣人對知識獲取的方式,讓閱讀變得更親民、更生活化。

廖美立

廖美立做了什麼?盤點她對台灣藝文界的重大貢獻

說到台灣藝文界的推手,絕對不能不提廖美立這位重量級人物。從誠品書店的創立到後來的獨立策展,她可以說是親手參與了台灣文化產業的轉型與成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期誠品那種獨特的書店氛圍和選書品味,就是出自她的巧思。她不只把書店當成賣書的地方,更像是打造一個讓台灣人能自在接觸藝文的生活空間。

廖美立最讓人佩服的是她總能看見別人沒發現的文化價值。像是她推動的「誠品講堂」,把藝文活動帶進日常生活,讓看展覽、聽講座不再是小眾的專利。後來她成立「行人文化實驗室」,更是把這種理念發揮到極致,用創新的方式包裝傳統文化,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親近。

重要貢獻 具體內容 影響層面
誠品書店創辦 打造複合式文化空間 改變台灣書店生態
誠品講堂策劃 引進多元藝文講座 提升大眾美學素養
行人文化實驗室 創新文化推廣模式 連結傳統與當代

除了經營文化場域,廖美立在出版界也很有建樹。她主導的許多出版企劃,像是《台灣建築》雜誌,都成為業界標竿。更難得的是,她總能發掘新銳創作者,給年輕人舞台。現在很多活躍的藝術家、作家,早期都受過她的提攜。這種願意栽培後進的精神,在競爭激烈的文化圈特別珍貴。

廖美立近年來更把觸角延伸到國際交流,帶著台灣的文化創意走向世界。她策劃的展覽不只在本土引起迴響,更讓國際看見台灣文化的獨特性。從書店到策展,從出版到教育,她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在推動整個台灣藝文環境的升級。

廖美立教你5招穿搭秘訣 | 廖美立的日常保養清單 | 跟廖美立學職場説話術
滾動到頂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