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運動時有沒有遇過突然側腹劇痛的狀況?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岔氣的意思」,醫學上稱為「運動相關暫時性腹痛」。這種刺痛感通常發生在肋骨下方,特別是在跑步、游泳這類需要規律呼吸的運動時最容易出現。
關於岔氣的成因,目前醫學界有幾種主流說法,最常見的就是橫膈膜缺氧理論。當我們運動時,如果呼吸節奏不對,橫膈膜肌肉會因為供氧不足而痙攣。特別是吃太飽就運動、暖身不足或是突然加速的時候,特別容易引發這種狀況。我自己以前打球就常常這樣,後來學會調整呼吸才改善。
常見岔氣原因 | 具體情況說明 |
---|---|
呼吸不規律 | 運動時憋氣或呼吸太淺 |
飲食問題 | 飯後立即運動或喝水過急 |
姿勢不良 | 跑步時身體過度前傾 |
熱身不足 | 肌肉還沒準備好就激烈運動 |
要預防岔氣其實不難,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建議採用「鼻吸嘴吐」的節奏,特別是跑步時可以配合腳步,每兩三步吸氣一次、再兩三步吐氣。我教練以前就說,與其追求速度不如先練好呼吸,這真的是經驗談。另外運動前1-2小時最好不要吃大餐,水也要小口慢慢喝。
萬一真的發生岔氣,千萬別硬撐。可以試著放慢速度,用手按壓疼痛部位,同時調整呼吸到深而緩的節奏。有個小技巧是,當右側疼痛時可以在左腳落地時吐氣,反過來也一樣。這些方法都是實際測試過有效的,比停下來等疼痛消失要來得快多了。
什麼是岔氣?台灣人常説的運動傷害解析
相信很多台灣朋友都有過這種經驗:跑步跑到一半突然側腹劇痛,痛到不得不停下來彎腰喘氣,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岔氣」啦!這種運動時突然發生的刺痛感,醫學上叫做「運動相關暫時性腹痛」,最常發生在跑步、游泳這類需要大量換氣的運動中。
岔氣發作時那種尖銳的刺痛感,通常會出現在右側肋骨下方,有時候左側也會。這種痛不是肌肉拉傷那種持續的痛,而是一陣一陣的,特別是在深呼吸的時候會更明顯。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傷害,但當下真的會讓人痛到懷疑人生,運動節奏完全被打亂。
根據運動醫學專家的說法,岔氣可能跟這些原因有關:
可能原因 | 詳細說明 |
---|---|
橫膈膜缺氧 | 運動時呼吸急促,橫膈膜供氧不足導致痙攣 |
內臟拉扯 | 飯後立即運動,胃部食物晃動拉扯韌帶 |
熱身不足 | 身體還沒準備好就突然激烈運動 |
呼吸方式錯誤 | 只用胸腔淺層呼吸,沒用到腹式呼吸 |
要預防岔氣其實不難,首先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特別是那些需要大量跑跳的運動。再來就是注意呼吸節奏,建議用「鼻吸嘴吐」的方式,保持深而緩的呼吸。如果正在跑步時突然岔氣,可以試著放慢速度,用手按壓疼痛部位,同時調整呼吸到比較舒緩的節奏。
另外一個台灣人常忽略的重點是飲食時間,吃飽後最好休息1-2小時再運動,特別是油炸或高脂肪的食物更需要時間消化。有些人會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但要注意不要一次灌太多,小口慢慢喝才不會造成胃部負擔。
誰容易岔氣?運動新手最該注意的族羣就是那些平常沒在運動,突然心血來潮想跑步或做高強度訓練的朋友。這種情況在辦公室久坐族特別常見,週末突然去跑個步就覺得側腹痛到不行。其實岔氣不只跟體能有關,跟呼吸方式、飲食習慣也都有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哪些人特別容易中招。
首先最容易遇到岔氣的就是長期缺乏運動的人,因為他們的橫膈膜和核心肌群比較弱,突然劇烈運動時就容易抽筋。再來是呼吸太淺或節奏亂掉的人,特別是跑步時只用胸腔呼吸的新手。另外吃太飽或喝太多水馬上運動的人也超容易痛到停下來,因為胃部脹滿會壓迫橫膈膜。
高風險族羣 | 主要原因 | 預防方法 |
---|---|---|
久坐上班族 | 核心肌群無力 | 運動前做簡單核心訓練 |
跑步新手 | 呼吸節奏不穩定 | 練習腹式呼吸 |
飯後立即運動 | 胃部脹滿壓迫橫膈膜 | 餐後休息1-2小時再運動 |
水分補充過量 | 腸胃晃動刺激腹膜 | 小口少量補充運動飲料 |
說到呼吸方式真的很重要,很多新手跑步時會不自覺憋氣或是呼吸很急促,這樣特別容易引發岔氣。建議可以練習”兩步一吸、兩步一呼”的節奏,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讓呼吸深一點到腹部。還有運動前熱身絕對不能偷懶,簡單的扭腰、伸展側腹動作都能讓身體準備好。
另外天氣變冷的時候岔氣機率也會變高,因為冷空氣直接吸入會刺激呼吸道和橫膈膜。這時候可以戴個口罩或圍巾稍微擋一下,讓空氣變暖再吸入。如果已經開始痛了,馬上放慢速度改成快走,用手按壓痛處同時做深呼吸,通常幾分鐘後就會緩解。
什麼時候會岔氣?這些時間點要特別小心!相信大家都有過突然側腹劇痛的經驗,那種痛起來連呼吸都困難的感覺真的很惱人。其實岔氣不是偶然發生的,通常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和身體狀態有很大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容易發生岔氣的時間點,幫助大家避開這些地雷時段。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飯後馬上運動」!很多人以為吃飽後散步很健康,但其實剛吃飽時腸胃正在消化,這時候如果進行跑步、跳繩等劇烈運動,很容易因為橫膈膜受到拉扯而岔氣。建議飯後至少要休息30分鐘到1小時,等食物稍微消化後再運動比較安全。另外「水喝太少」也是大忌,特別是現在秋天天氣轉涼,很多人會忘記補充水分,但身體缺水時肌肉更容易抽筋,連帶增加岔氣風險。
以下是幾個高風險時段的整理表格:
時間點 | 原因 | 建議 |
---|---|---|
剛吃飽 | 腸胃充血影響橫膈膜 | 飯後休息30-60分鐘 |
清晨空腹 | 身體能量不足 | 先吃點香蕉或餅乾 |
突然加速 | 呼吸節奏紊亂 | 做好暖身、漸進提速 |
天氣變冷 | 肌肉熱身不足 | 拉長暖身時間至15分鐘 |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時機是「情緒緊張時」!你可能沒想到,當我們壓力大或焦慮的時候,呼吸會變得又急又淺,這種不規律的呼吸方式特別容易引發岔氣。像有些人考試前緊張到肚子痛,其實就是類似原理。建議在壓力大的時候,可以先做幾次深呼吸讓身體放鬆,再開始活動會比較好。
最後要提醒「運動中突然改變強度」也很危險。比如跑步時本來用均速,突然加速衝刺,或是打籃球時急停轉身,這些瞬間的動作變化都會讓橫膈膜來不及適應。記得要循序漸進地調整運動強度,給身體一點適應的時間,才能避免那種痛到要蹲下來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