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是什麼?這個名詞乍聽之下有點神祕,其實它就是我們台灣人常說的「蚯蚓」啦!在農地裡常常可以看到牠們鑽來鑽去的身影,不過你知道嗎?這些軟趴趴的小生物在農業和生態系裡可是扮演著超級重要的角色喔。
說到地龍的厲害之處,首先就是牠們超強的「鬆土」能力。這些小傢伙在土裡鑽來鑽去的時候,不知不覺就幫土壤做了免費的翻土工程,讓土壤變得更透氣、排水性更好。農夫們最愛這種天然的小幫手了,因為經過地龍「加工」過的土壤,種出來的作物長得特別好。而且牠們的便便還是超營養的有機肥,根本就是自走式肥料製造機!
| 地龍的功用 | 詳細說明 |
|---|---|
| 改良土壤 | 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通氣性和排水性 |
| 製造肥料 | 排泄物富含氮、磷、鉀等植物所需養分 |
| 分解有機物 | 加速落葉、枯枝等有機物質的分解 |
| 生態指標 | 數量多寡可以反映土壤健康狀況 |
在台灣的傳統中藥裡,地龍還有個特別的用途喔!曬乾後的地龍被稱為「地龍乾」,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藥材。老一輩的人常說它可以清熱、活絡經脈,對於風濕痺痛特別有效。不過現在市面上賣的地龍乾大多都是養殖的,畢竟野生蚯蚓數量有限,要保護生態嘛。
有趣的是,地龍其實是「雌雄同體」的生物,每隻地龍都有雄性和雌性的生殖器官。牠們交配的時候會互相交換精子,然後各自產下卵繭。這些卵繭看起來像迷你版的檸檬,裡面通常會孵化出2-3隻小地龍。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下,地龍繁殖速度超快,難怪農地裡總是能看到牠們的蹤影。
如果你有在種菜或養花,不妨試試看自己養地龍來做「蚯蚓堆肥」。只要準備一個透氣的容器,放些廚餘和報紙,再丟幾隻地龍進去,過一陣子就能得到超營養的黑色黃金—蚯蚓糞土啦!這種純天然的有機肥比化學肥料溫和多了,對植物和土壤都很好,而且完全不用花大錢買,真的很划算。

地龍到底是什麼?台灣人常誤解的中藥材真相,其實跟很多人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在台灣中藥行常聽到有人問「地龍是不是蚯蚓啊?」,或是「這該不會是蛇吧?」,甚至有人以為是某種植物的根,這些誤解真的讓中藥行老闆很頭痛。今天就來幫大家破解這個迷思,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中藥小知識。
地龍其實就是乾燥後的蚯蚓,在中醫裡有個很專業的名字叫「廣地龍」或「滬地龍」,主要產自廣東、上海一帶。它的處理過程很特別,要先讓蚯蚓吐沙,再用草木灰拌炒,最後曬乾才能入藥。台灣早期很多中藥材都是從中國進口,所以老一輩的藥師都習慣用這些名稱。不過現在台灣也有本土養殖的蚯蚓專門用來做地龍,品質其實很不錯喔!
| 常見誤解 | 實際情況 |
|---|---|
| 以為是蛇類 | 其實是蚯蚓乾燥製成 |
| 認為是植物根莖 | 屬於動物性藥材 |
| 覺得很噁心不敢用 | 處理後完全無異味 |
| 以為只有中國進口 | 台灣已有本土養殖 |
說到地龍的用途,老中醫最常拿它來治療風濕痺痛、氣喘這些毛病。它的藥性偏寒,能夠清熱、活絡經脈,所以像關節炎這種熱症特別有效。現代研究還發現地龍含有抗凝血成分,對心血管疾病也有幫助。不過要提醒大家,地龍畢竟是藥材,不是保健食品,一定要經過中醫師診斷後才能使用,自己亂吃可能會適得其反。
在台灣中藥市場上,地龍的價格差異很大,從一斤幾百塊到上千塊都有。關鍵在於產地和處理方式,中國進口的通常比較便宜,但台灣本土養殖的品質更穩定。有些不良商家會混入其他種類的蚯蚓,或是沒處理乾淨帶有泥沙,買的時候最好找信譽良好的老藥行。現在有些中藥行還提供磨粉服務,對於怕看到原形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什麼中醫師都推薦地龍?這些功效你知道嗎?每次去看中醫,醫師開的藥方裡常常會看到地龍這味藥材,它到底是什麼來頭?其實地龍就是我們常說的蚯蚓曬乾後的藥材,在中醫裡已經用了上千年,特別是在處理氣血問題時特別有效。你可能會覺得蚯蚓有點噁心,但它處理過後完全沒腥味,而且功效真的很多,難怪老中醫們都愛用。
地龍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活血化瘀,對於經常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好的人特別有用。我阿姨之前因為車禍腳瘀血腫脹,中醫師就是用地龍配其他藥材,沒幾天就消腫了。另外它還能清熱解毒,夏天容易長痘痘或是皮膚發炎的人,吃含有地龍的藥方也會改善很多。最神奇的是它還能平喘止咳,對氣管敏感的人來說根本是救星。
| 主要功效 | 適用症狀 | 常見搭配藥材 |
|---|---|---|
| 活血化瘀 | 瘀血腫痛、經痛 | 當歸、川芎 |
| 清熱解毒 | 皮膚炎、痘痘 | 金銀花、連翹 |
| 通經活絡 | 中風後遺症、肢體麻木 | 丹參、紅花 |
| 平喘止咳 | 氣喘、慢性支氣管炎 | 杏仁、桑白皮 |
現代研究也發現地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能夠促進組織修復。有些中醫師會用它來幫助手術後的傷口癒合,效果比西藥的消炎藥還溫和。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地龍很好用,但孕婦和體質特別虛寒的人要謹慎使用,最好先問過中醫師。我上次感冒咳嗽去看診,醫師把地龍磨成粉讓我配蜂蜜吃,那個味道其實不難接受,比想像中好很多。現在很多科學中藥也有地龍成分,怕吃傳統中藥的人可以考慮這種現代劑型。

地龍怎麼吃最有效?老中醫的私房用法大公開!這味中藥材在台灣民間流傳已久,特別是在風濕痠痛、氣血不順的時候,老一輩總會推薦用地龍來調理。但你知道嗎?地龍的吃法其實很有講究,用對方法效果差超多!
首先要知道,地龍就是蚯蚓曬乾後的藥材,聽起來有點可怕,但中醫用這味藥已經上千年了。新鮮的地龍要經過特殊處理才能用,一般我們在藥房買到的都是已經炮製好的。老中醫最推薦的用法是打成粉,因為這樣吸收最好。可以加在溫水裡喝,或是混在粥裡一起吃,記得要空腹服用效果比較好。
這裡整理幾種常見的吃法給大家參考:
| 食用方式 | 適合症狀 | 注意事項 |
|---|---|---|
| 地龍粉沖服 | 風濕關節痛 | 每日3克,早晚各一次 |
| 地龍燉雞湯 | 氣血虛弱 | 孕婦不宜,感冒時停用 |
| 地龍藥酒 | 跌打損傷 | 外用為主,皮膚破損處不要擦 |
| 地龍膠囊 | 日常保健 | 選擇合格藥廠產品 |
特別要提醒的是,地龍性質偏寒,所以體質虛寒的人要搭配生薑或紅棗一起用。如果是第一次嘗試,建議先從少量開始,觀察身體反應再調整用量。有些中藥行會把地龍和其他補氣血的藥材配成複方,這樣效果更溫和,也比較不容易有副作用。
現在很多中醫診所都有現成的地龍粉,買回家可以直接用。如果想自己處理,記得要選擇來源可靠的地龍乾,因為野生蚯蚓可能會有重金屬污染的問題。處理時要先把地龍泡軟,然後用小火慢慢烘乾,最後打成細粉。這個過程其實蠻費工的,所以建議直接買處理好的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