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盟薇

支盟薇

五陰身是什麼?3分鐘搞懂 | 五陰身解密:佛教重要概念 | 五陰身與煩惱的關係

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五陰身」這個概念,其實這個詞源自佛教思想,講的是我們平常認知的「自我」其實是由五種元素組合而成的。這五種元素就像Instagram上那些看似真實卻又經過濾鏡修飾的照片一樣,讓我們常常誤把暫時的現象當成永恆不變的實體。

說到五陰身的組成,我們可以用個簡單的表格來理解:

五陰 台灣人常用解釋 現代生活比喻
色陰 身體物質層面 就像手機硬體,用久了會卡頓
受陰 感受與情緒 IG貼文按讚時的快感或失落
想陰 思考與概念 YouTube影片下的留言爭論
行陰 習慣與潛意識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滑手機
識陰 深層意識 帳號密碼自動記住的直覺反應

現在人整天掛在社交媒體上,其實特別容易觀察到五陰身的運作。比如說看到YouTube影片推薦的當下,身體(色陰)會產生想點開的衝動(行陰),看完後可能覺得很開心或很生氣(受陰),接著開始思考影片內容(想陰),最後形成某種固定看法(識陰)。這個過程就像Instagram的演算法一樣,不斷強化我們的慣性反應。

有趣的是,現在年輕人常說的「我emo了」或是「被限動燒到」,這些都是五陰身在數位時代的新表現方式。當我們在Google Play下載新的社交軟體時,那種期待與好奇其實也是五陰相互作用產生的心理狀態。有時候半夜兩點還在上網(就像現在2025年7月21日的凌晨),明明知道該睡了卻停不下來,這就是五陰產生的執著力在作祟。

五陰身


1. 五陰身到底是什麼?3分鐘帶你搞懂佛教概念。其實這個詞聽起來很深奧,但說穿了就是佛教用來分析「人」這個存在的五個組成部分啦!就像我們台灣人常說的「五臟六腑」一樣,五陰身就是把人的身心狀態拆解開來看的觀念。這概念在《阿含經》裡就有提到,是佛陀教導弟子觀察生命本質的重要工具喔。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五陰身分別是「色、受、想、行、識」,用白話文講就是:色(身體物質)、受(感受)、想(想法)、行(意志行為)、識(辨別認知)。這五個元素就像組裝電腦的零件一樣,暫時組合成了「我」這個存在。佛教認為我們常常把這五種東西當成「真正的我」,但其實它們都是無常變化的,所以才會說「五陰非我」。

五陰 白話解釋 舉例說明
色陰 物質身體 頭髮指甲、五臟六腑
受陰 感受反應 吃到甜食覺得開心
想陰 念頭想像 計畫週末要去哪玩
行陰 意志行為 決定要早起運動
識陰 辨別認知 認出這是媽媽煮的菜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啊這跟我們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可大了!比如說當我們覺得「我好痛苦」的時候,用五陰來分析就會發現:可能是身體不舒服(色陰)、心情低落(受陰)、一直想著不開心的事(想陰)。這樣拆解開來看,反而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不會被情緒整個綁架。很多禪修方法也是教你觀察這五陰的變化,慢慢就不會那麼執著「我」的概念了。

台灣很多寺廟的師父在開示時,常常會用更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五陰。像是把「色陰」比喻成我們的手機(物質)、「受陰」就像收到訊息的提示音(感受)、「想陰」是看到訊息後的各種腦補(想法)。這樣一想是不是突然覺得佛經其實離我們沒有那麼遠?下次心情煩躁的時候,不妨試著用五陰的角度來觀察自己,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喔!

2. 為什麼佛教要講五陰身?背後的修行意義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煩惱息息相關。很多人在修行時會覺得很抽象,但佛陀用「色、受、想、行、識」這五陰來拆解我們的身心運作,就是要讓我們更容易觀察到自己是如何被這些現象牽著走。比如說,當你因為別人一句話而生氣時,其實就是「受陰」在起作用,如果能看清楚這個過程,就不會那麼容易被情緒綁架了。

五陰就像是五層濾鏡,我們總是透過它們來經驗世界,卻很少注意到這些濾鏡的存在。佛教講五陰身不是要我們否定它們,而是要學會「看透」它們的虛幻性。就像看電影時如果太入戲,就會忘記那只是光影的組合;同樣地,我們也常常把五陰當成真實不變的「我」,這才是痛苦的根源。


五陰 對應現象 修行觀察重點
色陰 身體與物質 無常變化、非我所有
受陰 苦樂感受 不執取、不抗拒
想陰 概念標籤 不當真、保持距離
行陰 心理活動 覺知慣性反應
識陰 了別認知 不認同為「我」

在禪修時,有經驗的法師常會要我們注意「身體只是身體,感受只是感受」。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當你真正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把「我的身體」「我的感受」掛在嘴邊。五陰的教法就是在幫我們打破這種錯覺,比如疼痛時,與其想著「我好痛」,不如試著去看清楚「痛的感覺在變化」「痛的位置在移動」,這樣就能慢慢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觀察到的可能是「想陰」。我們腦中隨時都有各種念頭冒出來,有些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佛教不是要我們停止思考,而是要知道「這些只是念頭」,就像天空中的雲朵,來了又走,不需要每個都去追逐或抗拒。這種覺知能力的培養,才是五陰教法最實用的部分。

五陰身

3. 現代人如何用五陰身觀念改善生活壓力?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日常的小習慣開始調整。五陰身是佛教概念,講的是色、受、想、行、識五種構成人的要素,聽起來很玄,但用在現代生活超實際!我們每天被工作、家庭、社交壓得喘不過氣,其實就是沒照顧好這五個面向。

先來個簡單對照表,看看五陰身怎麼對應現代生活:

五陰身 現代生活對應 改善小技巧
色(身體) 熬夜、久坐、外食 每天10分鐘伸展,改用玻璃餐盒帶便當
受(感受) 情緒壓抑、過度敏感 睡前寫3件感恩的事,練習「喔~原來我在生氣」的覺察
想(念頭) 負面思考循環 把「我一定完蛋」改成「或許可以試試看」
行(行為) 拖延症爆發 用番茄鐘工作法,25分鐘專注+5分鐘放空
識(認知) 自我價值感低落 每週記錄「今天我學到什麼」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色陰」——我們的身體。現在人整天黏在電腦前,連午餐都叫外送,身體就像生鏽的機器。其實只要在辦公室抽空做個「3分鐘辦公室瑜伽」:轉轉脖子、聳聳肩,再深呼吸三次,馬上感覺不一樣。有位在科技業的朋友說,他現在開會前都會偷偷在座位下活動腳踝,半年後連偏頭痛都少了。

「受陰」的部份最有感!現代人常說「心好累」,其實是沒處理好情緒。試試這個方法:當焦慮來襲時,先停下來問自己「現在身體哪裡緊繃?」、「這個情緒像什麼顏色?」有時候光是這樣問,壓力就少了一半。有位媽媽分享,她每次被小孩氣到快爆炸時,就默念「這是受陰在作用」,居然能忍住不對孩子吼了。

五陰身是什麼?3分鐘搞懂 | 五陰身解密:佛教重要概念 | 五陰身與煩惱的關係
滾動到頂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