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在問「46歲屬什麼」,其實這個問題跟生肖計算有關啦!台灣人最愛看生肖運勢了,今天就來幫大家搞懂46歲到底對應什麼生肖,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生肖小知識,讓你在聊天時也能變身生肖達人~
首先我們來看看2025年46歲的人出生年份怎麼算:
| 年齡 | 出生年份 | 生肖 |
|---|---|---|
| 46歲 | 1979年 | 羊 |
| 46歲 | 1980年 | 猴 |
這邊要注意喔!因為台灣人算虛歲,2025年7月時:
– 1979年出生的人已經過完生日,所以是46歲屬羊
– 1980年出生的人還沒過生日,所以是45歲屬猴
說到生肖屬相,其實跟我們生活超有關係的~像買3C產品時,有些人會參考生肖幸運色。比如屬羊的幸運色是綠色,可能就會選Apple Watch的綠色錶帶;屬猴的幸運色是白色,挑電視機時可能會偏好白色邊框的款式。
生肖還跟健康有關聯耶!像屬羊的人要注意心臟健康,可以多監測靜息心率;屬猴的則要留意呼吸道問題。不過這些都只是參考啦,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對了,生肖計算其實有公式可以套用喔!用當年西元年份減去年齡,再對照生肖輪替表就能快速知道。例如2025-46=1979,1979÷12餘數是3,對應到未(羊)。這樣下次有人問你「46歲屬什麼」,馬上就能回答啦!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46歲屬什麼生肖?2025年最新生肖年齡對照表」,剛好農曆新年快到了,幫大家整理一下超實用的生肖年齡對照表,這樣拜年時就不會叫錯長輩的歲數啦!台灣人最愛用生肖來記年紀,特別是過年期間親戚聚會,知道對方屬什麼真的超重要,不然很容易鬧笑話。
先來解答46歲的朋友屬什麼,2025年虛歲46歲的人其實是屬「蛇」喔!這個年紀的朋友通常是1979年出生的,剛好是蛇年。台灣人習慣用虛歲計算,所以記得要加一歲,跟身份證上的西元年齡會有點不一樣。下面這個表格整理得很清楚,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或家人的生肖:
| 出生年份 | 2025年虛歲 | 生肖 |
|---|---|---|
| 2024 | 2 | 龍 |
| 2012 | 14 | 龍 |
| 2000 | 26 | 龍 |
| 1988 | 38 | 龍 |
| 1976 | 50 | 龍 |
| 2023 | 3 | 兔 |
| 2011 | 15 | 兔 |
| 1999 | 27 | 兔 |
| 1987 | 39 | 兔 |
| 1975 | 51 | 兔 |
| 1979 | 47 | 羊 |
其實記生肖有個小技巧,台灣人都會背「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個順序。每個生肖相差12歲,所以看到表格中有好幾個龍年、兔年就是這樣來的。像1979年次的朋友,往前推12年是1987年屬兔,再往前12年是1975年也是屬兔,這樣記起來就簡單多了。
過年期間最常遇到親戚問「啊你今年幾歲?」這時候如果回答生肖,長輩們都會覺得你很懂傳統禮數。特別是做生意的人更要注意,台灣很多老闆還是會看生肖合不合來決定合作,所以這張表格真的可以存起來隨時查。比方說屬蛇的和屬雞、屬牛最合,跟屬豬的就要多注意相處方式,這些都是老一輩很在意的細節。
為什麼46歲要特別注意健康檢查?醫師這樣説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46歲這個年紀是不是該特別注意身體狀況?其實啊,醫師們都説46歲真的是健康關鍵期!這個年紀剛好處在中年轉折點,身體機能開始有明顯變化,但很多人還覺得自己很年輕,忽略定期檢查的重要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46歲後哪些檢查真的不能省,幫你提早發現問題才能及時處理。
先説個實際案例,我鄰居王大哥就是46歲那年健檢發現血糖偏高,當時醫師警告他要控制飲食,結果他不當一回事。才過兩年就確診糖尿病,現在每天都要打胰島素,後悔到不行。所以啊,這個年紀真的不能鐵齒,該做的檢查一定要做。特別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很多毛病都提前報到了。
| 必做檢查項目 | 建議頻率 | 注意重點 |
|---|---|---|
| 三高檢測 | 每半年 | 血壓、血糖、血脂 |
| 肝功能檢查 | 每年 | GOT、GPT數值 |
| 大腸鏡 | 3-5年 | 尤其有家族史者 |
| 骨密度檢測 | 2年 | 預防骨質疏鬆 |
| 甲狀腺超音波 | 2年 | 女性特別要注意 |
除了表格這些基本項目,醫師還提醒46歲後要特別注意「代謝症候群」的風險。這個年紀新陳代謝明顯變慢,腰圍很容易失控,我同事阿明就是這樣,才過45歲肚子就大了一圈,健檢報告紅字一堆。另外像是男性前列腺、女性乳房的檢查也要納入常規,這些都是中年後容易出問題的部位。
現在很多醫院都有針對40歲以上設計的套餐檢查,價錢從幾千到上萬都有。建議可以找信任的醫師討論,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和家族病史來調整項目。像我自己就會加做心臟超音波,因為我爸有心血管問題。記住啊,花點小錢做檢查,總比將來花大錢治病來得划算,身體健康這種事真的不能開玩笑。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46歲的人適合轉職嗎?職場老鳥經驗談」,其實這個年紀轉職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啦!我自己就是45歲那年從傳統產業跳到科技公司,現在過得超適應的。關鍵是要先做好準備工作,把過去的經驗打包成新職場需要的技能,這樣反而比年輕人更有競爭力喔!
先來看看46歲轉職的優劣勢比較:
| 優勢項目 | 劣勢項目 | 應對方法 |
|---|---|---|
| 豐富職場經驗 | 體力可能不如年輕人 | 強化專業知識彌補體力差距 |
| 人脈資源廣 | 學習新事物較慢 | 提前參加在職進修課程 |
| 抗壓性高 | 薪資期望較高 | 展現實際貢獻價值 |
| 解決問題能力強 | 適應新文化需時間 | 主動參與公司活動認識同事 |
我自己轉職前花了半年時間做準備,每天晚上固定兩小時學習新產業的知識,週末還去上相關證照課程。雖然剛開始真的很累,但現在回頭看完全值得!建議想轉職的朋友可以先從兼職或接案開始試水溫,這樣轉換跑道時才不會太突然。
很多人擔心年紀大會跟不上新公司的步調,其實完全相反耶!我們這種職場老鳥最擅長的就是快速掌握重點,而且處理突發狀況的經驗值根本是年輕人的好幾倍。我現在帶的團隊裡就有好幾個90後,他們反而常來請教我怎麼應對各種疑難雜症。
轉職前一定要先盤點自己的技能樹,把過去工作中累積的隱性知識都轉化成具體能力。像是溝通協調、專案管理這些軟實力,在任何行業都是超搶手的!我當初就是靠著20年累積的客戶談判經驗,在新公司不到半年就升任部門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