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盟薇

支盟薇

硃砂原來是這樣做的! | 你知道硃砂怎麼來的嗎? | 硃砂製作過程大公開

大家常聽到的硃砂到底是什麼做的呢?其實硃砂就是天然礦物「辰砂」加工後的產物,主要成分是硫化汞(HgS),從古早時候就被拿來當作顏料、藥材,甚至是用在風水辟邪上。這種鮮豔的紅色礦物可不是隨便染出來的,它可是大自然經過千萬年慢慢形成的結晶體呢!

說到硃砂的來源,主要產地在中國貴州、湖南一帶,台灣早期也有少量開採。採礦工人會把原礦敲碎後,經過反覆水洗、研磨,最後才能得到我們看到的那種細緻紅粉。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含有汞成分,現在台灣已經嚴格管制開採和使用啦!

硃砂特性 說明
主要成分 硫化汞(HgS)
顏色 鮮紅色至暗紅色
硬度 莫氏硬度2-2.5
產地 中國貴州、湖南為主
用途 顏料、中藥、風水用品

老一輩的人常說硃砂能辟邪,其實這跟它的物理特性有關。硃砂的紅色在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陽氣最旺的顏色,加上它本身化學性質穩定,不容易變質,所以古人覺得它能鎮煞。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硃砂手鍊、印章,大多是用硃砂粉混合樹脂製成的,純度高的天然硃砂反而比較少見。

在中醫裡頭,硃砂確實是被當作藥材使用,但必須經過特殊炮製去除毒性。《本草綱目》就有記載它能安神鎮驚,不過現代醫學已經證實汞對人體有害,所以台灣現在禁止硃砂內服,只能外用。如果你有收藏硃砂製品,記得要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避免誤食喔!

說到硃砂的顏色,真的美得很特別!它不像一般紅色顏料那麼刺眼,而是帶點沉穩的暗紅光澤。古代書畫家特別愛用,像故宮那些名畫上的印章紅色,很多都是用硃砂調製的印泥蓋出來的。這種顏色經過幾百年都不會褪,難怪會被叫做「永不褪色的紅」。

硃砂是什麼做的


硃砂到底是什麼東西?帶你認識這種神秘礦物。其實它是一種天然礦物,化學名稱叫硫化汞,在台灣我們也常叫它「辰砂」。老一輩的人可能對它不陌生,因為它不僅是傳統中藥材,在古代還被拿來當顏料使用,甚至有些風水擺件也會用到它呢!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這種礦物最特別的就是它那鮮豔的紅色,從深紅到橘紅都有,質地摸起來有點粉粉的。在台灣,以前金瓜石那邊就有開採過硃砂,不過現在主要都從中國大陸進口了。要注意的是,雖然它很漂亮,但因為含有汞成分,所以使用上要特別小心,千萬別隨便拿來玩喔!

特性 說明
化學成分 硫化汞(HgS)
顏色 鮮紅色至橘紅色
硬度 莫氏硬度2-2.5(相當軟)
產地 中國貴州、湖南為主,台灣金瓜石曾有開採

說到硃砂的用途,真的比我們想像中還多。在中藥裡,它被用來安神鎮靜,不過現在已經很少直接使用了,因為汞的毒性問題。傳統工藝方面,它可是很重要的紅色顏料,古代那些漂亮的漆器、佛像上的金漆,很多都是用硃砂調製的。現在故宮裡有些古畫上的紅色,經過這麼多年還是很鮮豔,就是因為用了硃砂顏料的關係。

在台灣的民俗中,硃砂也扮演著特殊角色。老一輩的人會用它來畫符,或是點在小孩額頭上避邪。有些廟宇的神像開光儀式,也會用到硃砂。不過要提醒大家,現在市面上有些標榜「天然硃砂」的產品,其實是人工合成的,購買時要特別注意,最好找信譽良好的店家。

硃砂是怎麼做出來的?傳統工藝大公開

大家應該都看過廟宇裡那些鮮豔的紅色硃砂印記吧?這種傳統顏料其實是用天然礦石提煉出來的,製作過程超級講究!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老祖宗的智慧,看看這種台灣傳統工藝是怎麼把石頭變成漂亮的紅色顏料。

首先原料一定要用「辰砂礦」,這種礦石主要產在中國湖南、貴州一帶,台灣早期也有少量開採。老師傅會先把礦石敲碎成小塊,然後用石臼慢慢研磨成細粉,這個步驟超費工,要磨到像麵粉一樣細才行。接著就要進入關鍵的「水飛法」工序,把礦粉加水攪拌後靜置,讓雜質沉澱,只取最上層細緻的硃砂懸浮液。


製作步驟 所需工具 注意事項
選礦 鐵鎚、鑿子 要挑選顏色鮮豔的礦石
破碎 石臼、研缽 力道要均勻
水飛 大陶缸、木棒 水質要乾淨
曬乾 竹篩、曬場 避免強風吹散

接下來把過濾好的硃砂水倒在竹篩上曬乾,這個步驟要看老天爺臉色,太陽太大會龜裂,濕度太高又乾不了。曬乾後的硃砂塊還要再研磨一次,這時候老師傅會加入少量桐油或膠水,讓顏料更容易附著。最後裝進陶瓷罐保存,放在陰涼處可以保存好幾年都不會變質呢!

以前台灣很多廟宇修復時都會請老師傅現場製作新鮮硃砂,因為市售的化學顏料根本比不上這種天然材料的色澤和耐久度。現在懂得這門手藝的師傅越來越少了,每次看他們熟練地研磨礦石,都覺得這種傳統工藝真的應該好好保存下來。

硃砂是什麼做的

為什麼硃砂能辟邪?老祖宗的智慧解密

每次看到廟宇門口的符咒或是傳統婚禮上的紅紙,總會發現上面用硃砂寫的字特別醒目。這種鮮豔的紅色粉末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可是大有來頭,老一輩的人都說它能驅邪避凶,到底為什麼硃砂能有這樣的神奇效果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智慧。

從科學角度來看,硃砂其實是天然硫化汞礦物,它的化學成分HgS讓它具有鮮豔的紅色。古人發現這種礦物不僅顏色持久不褪,還能防腐殺菌,所以很早就被用來製作顏料和藥材。在《本草綱目》裡就有記載硃砂的藥用價值,這種實用性讓它自然而然被賦予了神聖的地位。

硃砂用途 傳統說法 科學解釋
畫符咒 鎮宅辟邪 紅色波長最長,視覺警示作用
中藥材 安神定驚 含汞成分具鎮靜效果
建築彩繪 驅除穢氣 硫化汞抗菌防腐特性

在台灣的民俗信仰中,硃砂最常見的用法就是畫符。道士們相信硃砂的陽氣特別重,能夠壓制陰邪之氣。這種觀念可能源自於古代五行學說,紅色屬火、屬陽,正好能克制屬陰的鬼魅。而且硃砂畫出來的符咒不容易褪色,這在沒有現代印刷技術的古代,確實給人一種神秘永恆的感覺。

除了宗教用途,硃砂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記得小時候阿嬤總會在新生兒的包巾上點硃砂,說是能保護寶寶不受驚嚇。這種習俗雖然現在年輕人比較少見了,但在一些傳統家庭還是保留著。有趣的是,現代研究發現微量汞確實有鎮靜作用,這或許就是老祖宗經驗智慧的科學印證。

硃砂原來是這樣做的! | 你知道硃砂怎麼來的嗎? | 硃砂製作過程大公開
滾動到頂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