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盟薇

支盟薇

搬新家必備清單!10樣東西別漏帶 | 入厝儀式懶人包,一次搞懂不慌張 | 新家開箱!5個搬家小技巧分享

最近要搬新家,你是不是也在煩惱「搬新家要準備什麼」?別擔心,這邊幫你整理了一份超實用的清單,從入厝儀式到日常用品都幫你想好了,讓你搬家不手忙腳亂!

首先要準備的就是入厝儀式需要的物品,這可是台灣人搬新家最重要的環節之一。記得準備新的掃把和畚箕,象徵把不好的東西掃出去;再來是米桶裝八分滿的米,上面放紅包討個吉利;還有全新的碗筷六副或十二副,代表圓滿和團圓。別忘了買些湯圓或發糕,象徵團圓和發財喔!這些東西在搬家當天就要帶進新家,老一輩說這樣才能把好運帶進門。

接下來是日常用品的部分,這邊幫你列了個表格,照著買就不會漏東漏西啦:

類別 必備物品
清潔用品 拖把、抹布、垃圾袋、洗衣精、洗碗精、浴室清潔劑
廚房用品 鍋具組、刀具、砧板、調味料、保鮮盒、電鍋或微波爐
臥室用品 床單、枕頭、棉被、衣架、收納箱
浴室用品 毛巾、牙刷、沐浴乳、洗髮精、馬桶刷、地墊
工具類 螺絲起子組、榔頭、梯子、延長線、燈泡

搬家前記得要先跟新家的管理處確認好搬家時間,有些社區有規定特定時段才能搬。還有啊,網路和第四台也要提前申請移機,不然搬進去沒網路可用會很麻煩。水電瓦斯這些基本設施也要檢查清楚,看看有沒有漏水或電路問題。

說到搬家禁忌,老一輩常說入厝當天不能睡午覺,怕會懶散一整年;還有孕婦最好不要參與搬家過程,這些習俗雖然見仁見智,但多注意一點總沒錯。另外記得準備一些五帝錢或鹽米,可以放在角落淨化空間,讓新家的氣場更好。

搬新家要準備什麼


誰需要準備入厝儀式?新手屋主必看懶人包!買房是人生大事,但你知道入住新家前還有這些傳統習俗要注意嗎?不管是首購族還是換屋族,只要搬進「第一次住」的房子,都建議乖乖走完入厝流程。老一輩常說這樣能帶旺家運,其實現代人當作是給自己一個安心儀式也不錯啦!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入厝可不是隨便挑日子就好,從農民曆找「宜入宅」的吉日只是基本款。記得避開農曆七月和屋主生肖沖煞的日子,如果家裡有孕婦或長輩,最好再加看他們的生辰八字。時間建議選陽氣旺的上午9點到下午3點,這時候搬家也比較不會累到虛脫。

準備物品清單這邊幫你整理好了,其實不用太複雜,重點是討個吉利:

物品 數量 用途說明
新掃把畚斗 1組 象徵掃除晦氣
米桶裝八分滿 1個 代表衣食無缺
紅紙 數張 貼在門窗樑柱避邪
硬幣 數枚 撒在屋角招財

實際儀式步驟比你想的簡單很多啦!首先從舊家帶半桶水+米到新家,代表薪火相傳。然後用新掃把從內往外掃地,邊掃要邊念「金銀財寶掃進來」。最後把所有燈打開連續三天,讓陽氣充滿整個空間。記得爐灶要開火煮甜湯圓,這樣住進來才會圓圓滿滿喔!

現代人工作忙沒空搞這麼多,至少要做到「入宅先安床」。把新床定位後鋪上紅色床單,放個紅包在枕頭下,這樣當晚就能安心睡啦。其他像掛八卦鏡或請老師看風水,就看個人信仰程度了。重點是抱著歡喜心迎接新生活,畢竟家是讓人放鬆的地方嘛!

最近剛簽完新家租約或買到夢想中的房子,你是不是也在煩惱「什麼時候該開始準備搬新家?最佳時程表公開」這個問題?搬家真的不是打包行李這麼簡單,從前期規劃到實際執行,每個環節都要抓準時間才不會手忙腳亂。今天就來分享我幫朋友搬家超過10次的經驗,整理出這份超實用時程表,讓你搬家像吃滷肉飯一樣輕鬆啦!


首先要注意的是,提前2個月就要開始動作了!別以為時間很多,光是決定要丟哪些東西就會耗掉你整個周末。建議先從不常用的季節性物品開始整理,像電風扇、厚棉被這些,趁現在8月中剛好可以把夏天用不到的東西先打包。記得在紙箱上貼標籤寫清楚內容物,不然搬到新家後絕對會後悔當初為什麼要省這5分鐘。

搬家前1個月是關鍵期,這時候要處理的事情超多,我整理成表格讓你一目了然:

時間點 必做事項
搬家前4-6週 聯絡搬家公司比價、預約電梯(大樓需申請)、開始每天整理1-2個抽屜
搬家前2-3週 辦理地址變更(銀行、帳單)、購買打包材料、處理大型廢棄物清運
搬家前1週 打包日常用品、確認水電瓦斯過戶、準備「最後一箱」放必需品

特別提醒住在台北的朋友,遇到下雨天搬家真的會崩潰!建議查看氣象預報,如果搬家公司約在8月底9月初這個時段,記得準備好塑膠布和除濕盒。我上次幫同事搬家就遇到午後雷陣雨,紙箱差點淋濕,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驚險。另外像是冷氣拆裝、網路移機這些專業工程,至少要提前3週預約,熱門時段很容易被約滿。

最後衝刺階段,搬家前3天要開始準備「生存包」,裡面放換洗衣物、盥洗用品、充電器這些每天都要用的東西。相信我,搬到新家的第一晚絕對沒力氣翻箱倒櫃找睡衣,與其累到穿外套睡覺,不如先把這袋放在隨手拿得到的地方。還有啊,冰箱食物要在搬家前2天開始清空,不然搬運過程中湯汁流出來真的會讓人欲哭無淚!

搬新家要準備什麼

為什麼要辦入厝儀式?台灣人不可不知的傳統意義,其實蘊含著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與祝福。在台灣,搬新家不只是把傢俱搬進去那麼簡單,更是一個重要的生命儀式,代表著一個家庭在新環境扎根的開始。老一輩的人常說「入厝沒做好,住起來會卡卡」,就是因為這些儀式背後有許多講究,都是為了讓新居能夠充滿好能量,讓住進去的人平安順遂。

入厝儀式通常會挑選良辰吉日進行,這可不是迷信喔!根據農民曆的建議避開沖煞的日子,其實是為了配合天地運行的節奏。常見的儀式包括「安床」、「拜地基主」、「開火」等,每個步驟都有其特殊意義。比如說安床要選吉時,還要準備全新的寢具,象徵新的開始;而拜地基主則是向土地神明打招呼,表達對這塊土地的尊重。這些看似繁瑣的細節,其實都是在建立人與新環境的和諧關係。

常見入厝儀式 主要意義 準備物品
安床 祈求睡眠安穩、夫妻和睦 新床單、枕頭、紅包
拜地基主 向土地神明致意,祈求平安 飯菜、水果、金紙
開火 象徵家運興旺、人丁興旺 新鍋具、米、鹽

現代人生活忙碌,可能會覺得這些儀式很麻煩,但其實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重點不在於形式有多隆重,而是那份慎重其事的心意。像小編的朋友去年搬家,就簡單地選了個好日子,在新家煮了湯圓象徵團圓,也算是完成了入厝的儀式。台灣人常說「有拜有保庇」,這些傳統習俗流傳至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對新生活的期待與祝福。畢竟,誰不希望搬進新家後能夠一切順順利利呢?

搬新家必備清單!10樣東西別漏帶 | 入厝儀式懶人包,一次搞懂不慌張 | 新家開箱!5個搬家小技巧分享
滾動到頂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