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討論區看到「心的國度凶宅」這個詞被熱議,其實這不只是指物理空間的凶宅,更多是在說那些讓人心理產生陰影的投資標的。就像有些ETF看似能帶來穩定收益,但實際上可能是會吞噬本金的陷阱,這種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跟住進凶宅的感覺很像。
說到投資,很多人會選擇高股息ETF來創造被動收入,但你知道嗎?有些標榜高配息的ETF,其實是用本金在配息,這就像買到一間外表光鮮但結構有問題的房子,住進去才發現問題一堆。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投資凶宅」類型:
| 凶宅類型 | 投資對照案例 | 危險訊號 |
|---|---|---|
| 漏水屋 | 配息率異常高的ETF | 配息來源不明,可能動用本金 |
| 海砂屋 | 投資過度集中單一產業的ETF | 產業景氣循環風險高 |
| 輻射屋 | 槓桿型或反向型ETF | 長期持有會產生耗損 |
| 凶殺案現場 | 成交量過低的ETF | 流動性風險,難脫手 |
在2025年的現在,市場上還是有不少打著高股息名號的ETF,但仔細看它們的持股內容,會發現很多都是景氣循環股或負債比例過高的公司。這就像買房時只聽信仲介說「這間房子風水超好」,卻沒實際去看周邊環境和房屋結構一樣危險。
特別要提醒的是,有些新發行的ETF會用「創新」包裝,號稱能帶來穩定現金流,但其實運作機制複雜到連專業投資人都要看很久才能理解。這種就跟凶宅重新裝潢後高價轉手一樣,外表漂亮但本質沒變。投資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別被高配息率蒙蔽了雙眼。
最近就有朋友跟我分享,他買了一檔主打每月配息的ETF,前幾個月確實領得很開心,後來才發現淨值一直往下掉,問了專業人士才知道原來是在吃老本。這種經驗讓他感覺就像租到凶宅,晚上睡覺都不踏實,最後認賠出場才解脫。

1. 誰會買兇宅?揭密台灣凶宅市場的5種買家類型,這個話題總是讓人既好奇又帶點毛毛的感覺。其實在台灣房價高漲的現在,凶宅因為價格低廉反而成為某些特定族群的搶手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到底哪些人會願意接手這種「有故事」的房子,背後的原因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實際呢!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投資客啦!這些人專挑市價6-7折的凶宅,簡單整理後轉手賺價差。他們的心態很簡單:「鬼不可怕,窮才可怕!」尤其精華地段的凶宅更搶手,反正台灣人記憶力短,過幾年就沒人在意了。再來是預算有限的年輕首購族,與其永遠買不起房,不如用凶宅當跳板,等存夠錢再換屋。我聽過有人說:「與其擔心看不見的阿飄,不如先解決看得見的房貸壓力。」
第三種是專門做日租或短租的包租公,他們看準背包客或外國旅客根本不知道也介意凶宅。有位台中房東就坦白說:「日本學生來交換半年,誰會去查十年前的社會新聞啊?」第四類是宗教人士或命理師,有些人反而覺得凶宅的「氣場」適合修行,甚至會特意找這類物件當工作室。最後還有些特殊行業者,像葬儀社或法醫,他們日常就接觸這些,對凶宅完全無感。
| 買家類型 | 動機分析 | 常見操作手法 |
|---|---|---|
| 投資客 | 賺取價差 | 翻新後轉售或出租 |
| 首購族 | 預算有限 | 自住過渡後換屋 |
| 包租公 | 經營短租 | 鎖定不介意客群 |
| 宗教人士 | 特殊用途 | 改裝成道場或工作室 |
| 特殊行業 | 職業無禁忌 | 直接當營業場所使用 |
講到凶宅交易,其實仲介圈有個不能說的秘密:很多買家根本不知道自己買到凶宅!因為台灣法律只規定「重大瑕疵」要告知,但對「凶宅」認定很模糊。有房仲私下透露,除非是上過新聞的知名案件,否則很多社區內的低調事故,新住戶可能住好幾年都不會知道。這也讓某些投資客更敢進場,反正裝修後誰看得出來?不過現在網路發達,愈來愈多人會上「凶宅網」查資料,想隱瞞也沒那麼容易了。
最近房價高漲,不少精打細算的買家開始考慮「2. 什麼時候買兇宅最划算?專家教你掌握最佳進場時機」這個話題。其實兇宅雖然價格誘人,但入手時機真的很重要,買對時機能省下更多錢,甚至還有機會轉手賺一筆。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內行人才知道的關鍵時機點,讓你用最划算的價格買到適合的物件。
首先要注意的是「案件熱度消退期」,通常兇宅在新聞曝光後的3-6個月內價格會降到最低點。這時候媒體不再報導,屋主也急著脫手,議價空間最大。不過要特別留意的是,不同類型的案件降溫速度也不一樣,可以參考下面這個表格:
| 案件類型 | 最佳入手時間 | 議價幅度 |
|---|---|---|
| 自然死亡 | 3個月後 | 7-8折 |
| 意外事故 | 4-5個月後 | 6-7折 |
| 刑事案件 | 6個月後 | 5-6折 |
另外一個好時機是「農曆七月前後」,這段時間很多人忌諱看凶宅,市場需求降到最低。但其實從投資角度來看,這時候反而能撿到便宜,尤其是急著變現的繼承人或法拍屋,價格往往比平常更低。建議可以提前1-2個月開始留意市場動態,等到鬼月正式開始時,通常已經有一波降價潮。
最後要提醒的是「社區轉型期」,當周邊開始有都更消息或大型建案動工時,凶宅的價格會比其他正常物件漲得慢。這時候如果遇到原本就打算長期持有的投資客急著套現,往往能用很漂亮的價格入手。不過要特別注意都更進度是否確實,避免買到卡關的物件。

3. 心的國度凶宅事件簿:那些年震驚台灣的凶宅案件,總能勾起人們對都市傳說的好奇與恐懼。台灣地狹人稠,不少凶宅背後都藏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有些甚至成為當地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今天就來聊聊幾個讓全台民眾印象深刻的案件,這些地方你可能經過卻不知道它們的過去。
說到凶宅,不得不提台北市那間著名的「錦新大樓」。1984年發生的火災奪走19條人命,後來改建後仍傳出不少靈異事件。住戶常聽到半夜有哭聲,電梯會無故停在當年的起火樓層。更詭異的是,明明沒人按鈕,電梯門卻會自己開開關關。附近居民都說,晚上經過時總覺得有股寒意從腳底竄上來。
| 案件名稱 | 發生年份 | 地點 | 離奇現象 |
|---|---|---|---|
| 錦新大樓火災 | 1984 | 台北市中山區 | 電梯自動開關、深夜哭聲 |
| 洪若潭滅門案 | 2001 | 彰化縣埔心鄉 | 庭院樹木異常茂盛、狗狂吠不止 |
| 林宅血案 | 1980 | 台北市大安區 | 夜半鋼琴聲、燈光自動開啟 |
彰化洪若潭滅門案也是轟動一時,一家五口離奇死亡,至今仍有諸多未解之謎。最讓人發毛的是,案發後那棟豪宅的庭院植物長得特別茂盛,當地人傳說是用「人血」澆灌的。有鄰居表示,深夜常聽到狗對著空無一人的庭院狂吠,彷彿看見什麼不該看的東西。
這些凶宅案件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不只是因為案情離奇,更因為事後發生的種種怪事。像台北林宅血案,就算過了40多年,附近居民還是能說出好幾個親身經歷的靈異故事。有人半夜聽到鋼琴聲,開燈查看卻發現琴蓋根本沒打開;還有人看到屋內燈光會自己亮起,就像當年慘案發生時的情景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