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貓咪社團看到好多人在問「該不該養第二隻貓」,讓我想起自己當初也是這樣猶豫好久,最後還是衝動帶回第二隻,結果現在超後悔養第二隻貓的!不是不愛牠們,而是現實跟想像差太多啦~今天就來分享我的血淚史,給想幫主子找伴的貓奴們參考。
養第二隻貓前後對比表
項目 | 養一隻貓時 | 養兩隻貓後 |
---|---|---|
貓砂用量 | 1包用1個月 | 1週就見底 |
飼料開銷 | 每月$800 | 直接翻倍$1600 |
家具損壞率 | 偶爾抓沙發 | 兩隻比賽誰抓得兇 |
半夜跑酷 | 偶爾被踩醒 | 雙重奏+東西摔落聲 |
醫療支出 | 定期檢查就好 | 一隻生病另一隻跟著中獎 |
當初以為兩隻貓會互相陪伴,結果我家老大根本不想理新來的,整天擺臭臉。更慘的是老二超級黏人,只要我摸老大牠就吃醋狂叫,現在連上廁所都要被兩雙眼睛監視。最崩潰的是牠們會輪流在凌晨4點叫我起床,一隻踩我肚子、一隻扯我頭髮,根本是惡夢組合啊!
獸醫朋友說其實每隻貓性格差很多,像我家就是典型「不合拍案例」。原本安靜的老大因為壓力開始亂尿尿,新來的又特別愛搶食,現在連自動餵食器都要買兩台分開放。前陣子老大還因為壓力大引發膀胱炎,醫藥費直接噴了上萬塊,真的後悔當初沒考慮清楚就衝動決定。
現在每天回家就像拆驚喜包,可能看到牠們窩在一起睡覺覺得很欣慰,下一秒就發現牠們打架扯下窗簾。最誇張的是有次牠們追逐時撞倒我的化妝台,整罐精華液報銷,那個月真的差點吃土。雖然看牠們偶爾互相理毛的樣子很可愛,但說真的,如果時間能重來,我可能會選擇…先帶老大去做性格評估再說!
為什麼我養第二隻貓後超後悔?過來人血淚分享
當初看到朋友家兩隻貓相親相愛的畫面,腦波一弱就衝動領養了第二隻,結果完全不是想像中那麼美好啊!原本以為家裡主子會多個玩伴,沒想到根本是引狼入室,現在每天回家都像在拆未爆彈,兩隻貓的戰爭讓我快崩潰了…
養第二隻貓前沒想清楚的殘酷現實
最讓我後悔的就是低估了貓咪的領域性。原本的貓老大已經把整個家當成自己的地盤,新貓一來就各種哈氣、低吼,到現在三個月了還是會突然衝過去巴頭。更慘的是新貓也不是省油的燈,兩隻常常半夜開戰,把我從睡夢中嚇醒。以下是這幾個月觀察到的問題對比:
狀況描述 | 養一隻貓時期 | 養兩隻貓時期 |
---|---|---|
貓砂盆清理頻率 | 每天1次 | 每天3次+ |
家具損壞程度 | 偶爾抓沙發 | 到處都是抓痕 |
半夜吵鬧次數 | 幾乎沒有 | 每週3-4次 |
醫療開銷 | 固定健檢 | 打架受傷+傳染病 |
伙食費直接翻倍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崩潰的是要同時照顧兩隻貓的情緒。原本那隻開始亂尿尿抗議,新來的則因為壓力大一直拉肚子,獸醫說這是典型的「多貓家庭壓力症候群」。現在每天下班要先當調解委員,再當清潔工,最後還要當護士餵藥,根本是自找罪受啊!
另外發現很多人沒提到的是「資源分配」問題。明明買了兩個貓砂盆、兩個水碗,牠們偏偏要搶同一個,然後在旁邊埋伏等對方上廁所。玩具買雙份也沒用,就愛搶對方嘴裡那根逗貓棒。最誇張的是連我的大腿都要搶,常常同時跳上來然後開始互瞪,最後在我腿上打起來…
新手貓奴何時該考慮養第二隻貓?時機很重要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家裡已經有一隻貓了,什麼時候可以再養第二隻啊?」其實這個問題真的要看情況,不是說養就養的啦!首先要看你家主子現在的狀態,如果牠還處於適應期或是個性比較敏感,貿然帶新貓回家可能會讓牠壓力山大。建議至少要等第一隻貓完全適應家裡環境,而且跟你建立起穩定關係後再考慮,通常這個過程大概需要3-6個月不等。
養第二隻貓前,有幾個重點一定要先評估清楚:
評估項目 | 達標條件 | 注意事項 |
---|---|---|
原貓健康狀況 | 已完成疫苗接種且無傳染病 | 建議先做健康檢查 |
原貓性格 | 對其他貓咪不排斥 | 可先帶有貓味的物品回家測試 |
經濟能力 | 能負擔雙倍開銷 | 醫療、食物、玩具都要x2 |
居住空間 | 有足夠活動區域 | 每隻貓最好有自己的躲藏空間 |
我自己當初養第二隻貓的時候,就是發現家裡的橘貓開始整天無聊到爆,玩具玩兩下就沒興趣,整天趴在窗台看外面的鳥,明顯就是需要同伴的樣子。這種時候就是很好的時機點啦!不過記得新貓帶回家一定要先隔離,讓兩隻貓慢慢熟悉彼此的氣味,千萬不要急著讓牠們見面,不然可能會打架打到天荒地老。
還有一點超重要,就是兩隻貓的年齡差最好不要太大。如果原貓已經是老貓了,突然來個小屁孩整天蹦蹦跳跳,老人家可能會很崩潰。理想狀況是年齡相差在2歲以內,或是兩隻都是幼貓一起長大,這樣相處起來會比較融洽。當然每隻貓的個性都不一樣,有些貓就是喜歡當獨生子,這種情況就別勉強牠接受新朋友了。
養第二隻貓前必看!這些狀況你可能沒想到
最近是不是被家裡那隻貓主子萌到想再養一隻作伴?先別急著衝動!養第二隻貓前必看!這些狀況你可能沒想到。很多貓奴以為多養一隻就是雙倍快樂,但現實往往沒那麼簡單,今天就來聊聊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實際狀況。
首先最現實的就是開銷問題,絕對不是單純的「1+1=2」這麼簡單。除了基本的飼料、貓砂翻倍,突發的醫療費用才是最可怕的。兩隻貓玩耍時容易受傷,萬一同時生病,那個帳單真的會讓人想哭。來看看基本開銷比較表:
項目 | 單貓每月花費 | 雙貓每月花費 | 備註 |
---|---|---|---|
飼料 | 800-1500 | 1600-3000 | 看品牌差異很大 |
貓砂 | 300-500 | 600-1000 | 用量會比單貓時多1.5倍 |
醫療預備金 | 500-1000 | 1000-2000 | 建議固定存一筆 |
再來是空間分配的問題,台灣住家普遍不大,兩隻貓要有各自的躲藏空間、吃飯區域,不然容易產生壓力。我家當初沒注意到這點,結果新貓來的前兩週,原住民貓整天躲在衣櫃頂端不吃不喝,現在想起來還是很心疼。建議至少要準備:兩個貓砂盆(N+1原則)、分開的食碗水碗、垂直空間像是貓跳台讓牠們能錯開活動路線。
最讓人頭痛的是個性磨合期,別以為貓跟人一樣能快速打成一片。有些貓就是天生獨行俠,我家兩隻花了半年才願意在同個房間睡覺。前三個月根本是「你追我逃」的日常,半夜跑酷撞倒東西的次數多到數不清。建議帶新貓回家前要先做氣味交換,用毛巾互相擦拭身體,慢慢讓牠們熟悉彼此的味道,千萬別急著讓牠們見面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