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盟薇

支盟薇

小四必學!水的神奇秘密大公開 | 水實驗超簡單!在家就能玩 | 水的三態變化,小朋友秒懂

今天我們來聊聊「小四常識水的探究」,水是生活中最常見卻也最神奇的東西!小朋友們知道嗎?我們每天喝的水、洗澡的水,其實藏著好多有趣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水的奧妙,保證讓你大開眼界!

首先,水有三種狀態你一定聽過:固體、液體和氣體。但你知道它們是怎麼變來變去的嗎?像冰塊放在室溫下會慢慢融化,這就是固體變液體;而水煮開時冒出的白煙,其實是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這些變化在我們生活中隨時都在發生呢!

來看看這個簡單的表格,幫你快速理解水的特性:

水的狀態 溫度條件 常見例子
固態 0°C以下 冰塊、雪
液態 0-100°C 飲用水、雨水
氣態 100°C以上 水蒸氣、雲霧

水還有一個超厲害的本領叫做「溶解」,就是把其他東西「吃掉」!像是把糖放進熱水裡攪拌,糖就會消失不見,其實是被水溶解了。但不是所有東西都能被水溶解喔,像油就會浮在水面上,這就是為什麼媽媽洗碗時要用洗碗精來對付油膩膩的碗盤。

你知道為什麼海邊的風特別大嗎?這跟水的「比熱容」有關。水加熱和冷卻的速度比陸地慢,所以白天陸地熱得快,空氣上升,海風就往岸上吹;晚上相反,就變成陸風往海上吹。這種因為水溫變化造成的風,我們叫它「海陸風」,是不是很神奇?

最後要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我們的身體有70%都是水!所以每天都要喝足夠的水,才能保持健康。下次喝水時,不妨想想這些關於水的有趣知識,你會發現原來平常的水一點都不平常呢!


小四常識水的探究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小四生為什麼要學水的知識?認識水的重要性,這可是跟我們日常生活超級相關的課題呢!水不只是解渴那麼簡單,從刷牙洗臉到種菜發電,處處都需要它。小四生開始長大了,更應該了解這些跟生活密不可分的常識,以後用水才會更懂得珍惜啊。

你知道嗎?台灣雖然常常下雨,但其實是全世界排名第18缺水的國家喔!因為地形陡峭,雨水很快就流到海裡了。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就有水用,但全世界有20億人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來看看這些有趣的數字:

用水行為 每次用量 省水小技巧
刷牙不關水龍頭 約6公升 用杯子裝水刷牙
沖馬桶 6-12公升 換省水馬桶或放寶特瓶
洗澡蓮蓬頭 每分鐘10公升 改裝省水蓮蓬頭

學水的知識還能幫助小四生理解很多自然現象。像是為什麼颱風會帶來豪雨?為什麼水庫會淤積?這些都跟水的循環有關。而且現在氣候變遷越來越明顯,台灣常常一下雨就淹水,沒雨又缺水,了解這些原理後,小朋友以後看到新聞報導就不會一頭霧水啦。

水在我們身體裡也超重要,佔了體重的60%以上呢!如果缺水,人會頭暈、想睡覺,嚴重還會送醫院。學校教這些知識,就是希望小四生能養成隨時喝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尤其現在夏天這麼熱,體育課流很多汗,更要記得補充水分喔。

「水從哪裡來?帶孩子探索水的來源之旅」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背後藏著好多有趣的知識可以跟小朋友分享。台灣雖然是個海島,但我們喝的水可不是直接從海裡來的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場水的冒險,看看平常打開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到底經歷了哪些神奇的旅程才來到我們家。


首先,台灣的自來水主要來自兩個地方:地表水跟地下水。地表水就是我們看得到的河流、水庫,像是大家熟悉的翡翠水庫、曾文水庫;地下水則是藏在土地下面的水,需要打井才能取得。不過現在因為地層下陷問題,我們越來越少用地下水了。這些水被抽到淨水廠後,要經過好多道處理程序,像是沉澱、過濾、消毒,才能變成乾淨的自來水。

水的來源類型 台灣常見例子 特點
地表水 翡翠水庫、石門水庫 需要興建水庫儲存,受降雨量影響大
地下水 雲林、彰化地區 抽取過量會造成地層下陷
海水淡化 澎湖、金門 成本高,通常用在離島地區

帶著小朋友認識水的來源時,可以順便教他們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像是洗澡時不要一直讓水嘩啦啦地流,或是刷牙用杯子裝水而不是開著水龍頭。這些小動作看起來沒什麼,但累積起來真的可以省下好多水資源。台灣每年都會遇到缺水的問題,特別是春雨不來的時候,有些地方甚至要開始限水呢!

下次下雨天,不妨跟孩子一起觀察雨水都流到哪裡去了。是不是有些流進水溝?有些被土壤吸收?這些都是很好的自然教材。也可以帶他們去參觀自來水博物館或是淨水廠,很多地方都有開放民眾預約參觀,讓孩子親眼看看自來水是怎麼變乾淨的。透過這些實際的體驗,小朋友會對「水從哪裡來」有更深刻的印象喔!

小四常識水的探究

最近大家是不是覺得天氣越來越熱,水庫水位也常常亮紅燈?什麼時候會缺水?台灣水資源現況解析這個問題真的越來越重要了。台灣雖然年平均降雨量有2500毫米,但因為地形陡峭、河川短急,加上降雨時空分佈不均,其實我們是名列世界第18位的缺水國家。尤其這幾年氣候變遷影響,乾旱期變得更長,讓水資源管理成為全民課題。

先來看幾個關鍵數據:

項目 數值 說明
年平均降雨量 約2500毫米 是世界平均的2.6倍
每人每年可再生水資源 約1000立方公尺 只有全球平均的1/5
水庫淤積率 平均達29.4% 曾文水庫甚至超過36%
自來水漏水率 約13.9% 每年漏掉約4.4億噸水

台灣缺水最嚴重的時段通常集中在每年10月到隔年4月的枯水期,特別是春雨不來的年份。像2021年就發生過百年大旱,全台多個水庫見底,連日月潭都變成草原。主要用水大戶是農業灌溉,佔了7成左右,工業用水約2成,民生用水只佔1成。但隨著極端氣候成為常態,連民生用水都開始受到威脅。

說到水庫,台灣其實有近百座水庫,但容量超過1億立方公尺的只有21座。這些水庫不僅要供應用水,還要兼顧發電、防洪等功能。最麻煩的是淤積問題,像石門水庫建庫60年來已經淤積超過三分之一容量。另外,台灣自來水管線老舊,平均漏水率雖然逐年改善,但還是比日本(約8%)高出不少,這些都是我們正面臨的挑戰。

小四必學!水的神奇秘密大公開 | 水實驗超簡單!在家就能玩 | 水的三態變化,小朋友秒懂
滾動到頂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