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查詢住家附近的樹木種類嗎?「樹木查詢」其實比想像中簡單許多,台灣各縣市都有提供相關的線上服務系統。像台北市就建置了「樹木銀行」資料庫,只要輸入路段或地標,就能看到行道樹的詳細資訊,連樹齡、樹高都記載得一清二楚,對於喜歡觀察植物的朋友來說超級實用。
說到常見的都市樹種,台灣街頭其實藏著不少「明星樹木」喔!下面整理幾個你可能天天見到卻叫不出名字的樹種:
| 樹種名稱 | 特色 | 常見區域 |
|---|---|---|
| 樟樹 | 樹皮有縱裂紋,葉子搓揉有香氣 | 全台普遍 |
| 黑板樹 | 樹幹筆直像電線桿,秋冬會落葉 | 台中市區 |
| 阿勃勒 | 夏天開金黃色串花,被稱「黃金雨」 | 南部公園 |
| 台灣欒樹 | 四季變色,秋天結粉紅蒴果 | 北部行道樹 |
最近高雄市還推出了超酷的「樹木身分證」服務,只要掃描樹幹上的QR code,就能立刻知道這棵樹的「個人資料」。像我就發現公司樓下那棵總是被麻雀佔領的大樹,原來是日治時期就種下的百年老榕,瞬間覺得它變得更有故事了。
如果想查特定區域的樹木分佈,各縣市政府網站通常都有GIS地圖系統。新北市的「綠資源查詢系統」還能篩選開花季節,對於想拍季節性花景的攝影愛好者超級方便。記得有次我想找木棉花道,就是靠這個功能發現住家三公里外就有條超美的橘紅色隧道。
對於校園或公園裡的奇特樹木,林務局的「台灣樹木解說」網站是很好的補充資源。他們把台灣原生樹種按照葉形、花果特徵做了詳細分類,搭配清晰的照片對照。我常邊看邊驚呼:「原來昨天在河堤看到的那棵歪脖子樹是雀榕啊!」這種發現的樂趣,讓平常的散步路線都變得新鮮起來。

最近走在台北街頭,看到行道樹開花好漂亮,但你知道那是什麼樹嗎?樹木查詢是什麼?3分鐘帶你快速瞭解這個實用功能,就是讓你能輕鬆辨識身邊的樹木。現在很多縣市政府都有建置樹木資料庫,只要用手機拍張照或輸入特徵,就能馬上查到樹種、花期甚至養護資訊,對喜歡植物的朋友來說超級方便!
台灣常見的樹木查詢系統主要有這幾種,幫大家整理成表格比較:
| 系統名稱 | 適用區域 | 特色功能 | 查詢方式 |
|---|---|---|---|
| 台北樹木地圖 | 台北市 | 3D街景定位+樹木健康狀態 | 地圖點選/拍照辨識 |
| 台中樹木銀行 | 台中市 | 移植紀錄查詢+樹木認養 | 關鍵字搜尋/QRcode掃描 |
| 台灣樹木誌 | 全台通用 | 民間建置資料庫含稀有樹種 | 特徵篩選/學名查詢 |
實際使用時,建議先觀察樹木的明顯特徵,像是葉子形狀(掌狀、羽狀)、花朵顏色、樹皮紋路等。像最近夏天開滿紅花的鳳凰木,或是葉子像小扇子的銀杏,這些特色都很容易辨認。有些系統還會提供季節性的查詢小技巧,比如春天可以重點觀察開花狀況,秋天則看果實類型,這樣查起來會更準確喔!
進階一點的用法是結合GPS定位,像台北市的系統就能直接顯示你周圍500公尺內有哪些樹種。我上次在大安森林公園就用這功能,發現原來常經過的那排樹是台灣欒樹,秋天會變金黃色超級美。另外有些愛樹團體開發的APP還有社群功能,可以上傳你發現的特殊樹木跟其他同好交流,變成另類的植物觀察日記呢!
為什麼需要樹木查詢?這些好處你一定要知道
生活在台灣這座寶島,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樹木,但你真的了解它們嗎?樹木查詢不僅能滿足好奇心,更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認識這些綠色夥伴。從路邊的行道樹到山裡的百年神木,每棵樹都有它獨特的故事和價值,透過查詢可以讓我們與自然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樹木查詢的實際用途
當你在公園看到一棵開滿花的樹,想知道它的名字和特性時,樹木查詢就能派上用場。不只是滿足求知慾,查詢樹木資訊還能幫助我們:
- 辨識有毒植物:避免誤觸或誤食危險樹種
- 了解生態價值:知道哪些樹木能吸引蝴蝶、鳥類等野生動物
- 選擇適合的樹種:如果想在家種樹,可以查詢哪種樹最適合當地的氣候
| 查詢情境 | 實際好處 |
|---|---|
| 公園散步時 | 認識常見樹種,增加散步樂趣 |
| 規劃植栽時 | 選擇適合的樹種,提高存活率 |
| 野外踏青時 | 辨識危險植物,確保安全 |
樹木查詢的延伸價值
除了基本的辨識功能,樹木查詢還能帶給我們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查詢老樹的歷史,可能會發現它見證了社區的發展;或是了解某些樹木的藥用價值,讓自然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現在很多地方政府也有樹木資料庫,查詢後甚至能知道樹木的健康狀況和維護記錄,這些資訊對於關心環境的市民來說都非常實用。
現代科技讓樹木查詢變得更加便利,手機APP一拍就能辨識樹種,還能連結到相關的養護知識。下次當你看到一棵特別的樹,不妨拿起手機查查看,說不定會發現令人驚喜的小故事呢!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如何進行樹木查詢?簡單步驟教學」,這對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朋友來說超級實用!不管是公園散步還是爬山健行,看到不認識的樹木總是讓人好奇,其實現在用手機就能輕鬆查詢,不用再當植物小白啦~
首先推薦大家下載幾個好用的植物辨識APP,像是「形色」、「PlantNet」這些都是台灣蠻多人使用的。只要打開APP對著樹葉或花朵拍照,系統就會自動比對資料庫告訴你這是什麼樹。記得拍照時要對焦清楚,最好能拍到葉子的正反面,這樣辨識準確度會更高喔!
如果不想下載APP,也可以直接上網搜尋「台灣樹木圖鑑」之類的網站,用特徵來查詢。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辨識重點:
| 辨識要點 | 觀察內容 |
|---|---|
| 葉子形狀 | 是圓形、橢圓還是掌狀?邊緣有沒有鋸齒? |
| 樹皮紋路 | 光滑、粗糙還是有特殊裂紋? |
| 花朵特徵 | 顏色、大小、開花季節 |
| 果實類型 | 漿果、堅果還是翅果? |
實際操作時建議先從葉子開始觀察,因為這是最明顯的特徵。像榕樹的葉子有明顯的葉尖,樟樹的葉子揉一揉會有特殊香味,這些都是很好的辨識線索。遇到不確定的時候,可以多拍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回家再慢慢查。
另外有些地方政府網站也有提供行道樹查詢服務,比如台北市就有「樹木銀行」系統,可以查到公園或路邊種植的樹木資訊。下次看到路邊有掛著小牌子的樹,不妨掃一下QR code,會發現很多有趣的樹木小知識呢!